传媒资料库 > 文案素材 > 策划方案

班级小组建设方案

更新时间:2022-12-01 18:24:22

全文PDF下载全文DOC下载

  一、指导思想

  小组建设是班级教育的基础,也是班级的基层管理组织,建设好小组对管理和合作学习,都有重大意义。我们将按照以人为本、充分利用当代积极心理学的最新成果,指导我们的小组建设,力争把小组建设成为优质、高效、有利于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基层组织。

  二、主要问题

  多少人一个小组最合适?如何分组?小组成员如何搭配?谁来做其中的核心人物?如何发挥小组的战斗堡垒作用?这是我们这次小组建设的要面临的基本问题。

  三、具体思路

  (一)小组建设基本思路

  小组建设要解决成绩不均衡问题,因此,我们拟在小组的基础上,对学生构成进行仔细分类,对小组结构进行科学规划。具体办法是

  1、组建基本的小组构成单元——“三人行”学习合作共同体

  原则上上每个小组6个同学,根据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不同,把全班学生分为三类,每组两个学习能力强和基础好(简称优或A)的学生、两个学习能力和基础中等(简称中或B)学生、两名学习能力较弱和基础较差(简称弱或C)学生。这样优、中、弱三类学生搭配。

  全班按成绩高低分成6个梯队,前9名为第一梯队,简称A1;10——18名为第二梯队,简称A2;19——28名为第三梯队,简称B1这样,就把全班学生分成A1A2B1B2C1C2三个梯队。

  然后每个小组由2“三人行”单元构成,每个“三人行”之间互相学习和帮助,这样,六个人就恰好构成一个小组!

  2、小组成员自由组合的基本原则推行小组成员在三人行的基础上自由组合,组长和组员双向选择,力求教育资源的均衡性。

  A、均衡性原则:即每个小组之间的搭配,是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男女比例都要顾及,不能够超过三比一。

  B、互补性原则:学生之间的学科、性格、性别都要互补。

  C、自愿性原则:推行小组之间组织由学生自主选择为主、老师指导为辅,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组建小组。

  3、小组内职责分工及机构运作小组内部如何合理分工?

  按照组内功能不同,在小组内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的。

  一长五员制的行政管理分工法

  a、小组长:负责全局工作,统一协调。

  b、考勤员:负责考勤。

  c、欣赏员:负责奖罚;提倡欣赏。

  d、记录员:负责各种情况登记。

  e、保洁员:负责组织日常卫生。

  f、通讯员:负责宣传、报道。

  这样安排,6名成员都有事情可做,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权力,有好处。但是也有弊端——那就是重管理功能,轻学习合作。

  学生的第一要务是学习,如果小组建设不能够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成绩的提升,再精彩的搭配方案、再辉煌的运作模式,对学生来说都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于是,我们根据同学们的意见,采取了以学科学习为核心、行政组长协调的项目分工制,对小组内部职能划分,做了重新考虑。

  具体办法如下:

  1、每组均由A类同学担任行政组长。(为什么要A类同学担当?因为A类同学一般学习习惯好,自律性较强,是小组建设的核心力量,是小组建设的主心骨。小组长是学习小组的行政负责人,总管本组的事务,小组发展愿景、小组口号等

  2均由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确定,这行政组长就好比一艘龙舟喊号子的人,只有吆喝大家心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龙舟才划得快!)

  2、行政小组长只对班委负责,由班长直接管理,班长每周一次例会,行政小组长参加,汇报本组事务,传达班会要求,组织本组日常工作。

  3、在行政小组长下面,实行学科项目负责制,即学科组长为小组具体学科学习的召集人,组织、协调组内学科学习。这种分工最大的优点,是每个学科组长在组内该学科学习上具有发言权,在组织学科学习时,是全组的领导人,所有人都必须服从他,个人成就感和效率都高。

  4、学科组长,除了收发作业外,最重要的职责是了解本组同学的学习情况,负责搜集本学科的疑难问题并答疑,或者针对本组薄弱学科采取一些措施。

  这种项目分工,既能够满足班级日常管理的行政方面的需要,又能够激发每个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对学习小组建设很有好处。

  4、小组长的选择和安排

  大家都可以做组长,比如,一个同学管一门学科,或者管理小组的某一个专项任务,我们把他们叫学科组长。设定一个综合组长,学科组长服从综合组长的指挥。个个当组长,人人有事做。具体由尖子生分配到位,承担班内小组的排头兵。

  组员择小组,组长也从小组全盘利益考虑,选择组员。

  (二)小组日常活动管理——推行小组文化建设

  1、推行小组文化建设,取一个好组名

  推行小组命名制度,让每个小组都取一个有意思的组名。别小看这取名活动,取什么样的名字,体现出孩子们什么样的审美情趣,展示出了他们什么样的精神追求。要把取名活动,变成优雅文化熏陶的过程。

  2、推行晒组名活动展示学生梦想和追求

  确定好组名后,就开展“学习小组宣言”总动员班会,主要活动就是晒组名。具体办法是要求各组制作宣传画,画上要有小组命名、组名寓意、小组精神、小组组训、小组目标和个人特点和理想目标,同时还要晒组牌、组徽、组歌。通过晒组名,增强每个小组的集体荣誉感。

  (三)增强小组建设的一些基本做法

  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能有多大的成就要看有谁指点;一个人能有多么优秀要看他身边有些什么样的朋友。为加强我们班的小组建设,我利用“三人行”机制,给每一个孩子搭配一个优秀同伴,让他们结伴而行。

  1、三人承诺,给我们一个优秀小团队

  我对孩子们说:每一个“三人行”,都是我们自己的慎重选择,我们要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我们“三人行”做得不好怎么办?如果成绩下降怎么办?所有的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我们能不能签个合同,实现自己的庄严承诺呢?

  光有美好的愿望,没有行动不行,是不是拟定一个“三人行的学习、成长计划”?下面是可以借鉴的两个计划书。

  三人行计划“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人考,必有重本焉。”

  原则:相互监督,肝胆相照,平等互惠,有规有矩。内容:

  1、相互督促学习,防止组内任何人员以某些不正当理由(如诈病,谎称低谷期等)开小差或犯困等违者——;

  2、相互鼓励学习,非不得已情况不准贬低他人,不准诋毁他人,违者要自我惩罚。

  3、对于问题咨询集中于中午解决,晚自习可安排30分钟时间,尽可能不超时;

  4、如真正低谷期,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可以稍微放纵一个上午或下午;

  5、每天完成作业,并3人互相检查完成情况和正确程度;

  6、有好主意可协商。

  目标:每个人确定好自己的在班上和年级的目标。

  2、制定小组自我评价方案

  让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情况,在下面两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4 A、学习能力

  1、记忆效果(记忆力维持的长短);

  2、记忆效率(记东西的速度);

  3、耐力(上学前、晚自习后的加量);

  4、集中力(上课、自习注意力集中程度);

  5、毅力(抵制环境、克服自身不适的能力);

  B、学习习惯

  6、自主意识(主动提问、自由时间主动学习等);

  7、笔记(会做笔记、整理笔记);

  8、听课效率(只是在课上的掌握程度);

  9、复习、预习意识(是否养成习惯,一直坚持);

  10、复习、预习能力(是否有效率、有计划性);

  11、学习效率(注意是作业、背书、识记效率);

  12、在家主动学习情况;

  13、学习信心;

  14、学习方法(对在家学习方法总的评论,具体再互相讨论);

  3、改善小组的薄弱环节

  A、推进小组联盟活动

  B、小组交换学生

  C、对学生进行小组建设培训


  班级小组建设方案是因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效率。为保证此项工作动作规范,推进有序,特制定班级小组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均衡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我校决定在各班级推行小组教育教学模式。为保证此项工作动作规范,推进有序,特制定班级小组建设实施方案。

  一、小组组建的原则

  1、“均衡”原则:指在学习成绩、能力水平和课外活动能力等方面,各个小组的力量保持均等,大体相当。各个学习小组中男女同学的人数也应尽量做到均衡分布。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和深入交流,并据此获得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同时也有利均衡配置有利于每个小组都能进行充分讨论,利于各小组在同等条件下展开竞赛。

  2、适时调整原则。一个学习小组确定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必要的时候可视情况而调整。这种变化包括组员之间的调整、学习组长的调整,也包括小组组名、组规、组训及小组发展目标等的变化。只有适时调整,才能保证小组学习有序、持续地开展。

  二、小组组建的方法

  1、男女比例要适中。

  必须注意小组内成员的性别搭配,也就是男女生比例要合理调配好。这样做有几点好处:

  一是思维的互补性。一般情况下男同学抽象思维较好,敢想敢做,思维跳跃性大;女同学形象思维较好;男同学粗心大意,女同学细心认真。这样男女同学搭配,会让他们在各方面的工作中都有一个很好的互补。

  二是便于竞争。小组学习既竞争又合作,如果男女比例搭配合适,老师可以在小组评比的基础上再开展男女生比赛,以此来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

  在分组时,老师应该注意学生性格的差异,尤其是开放性的课堂,如果不把外向内向性格的同学搭配好,那么小组的同学在课堂中便不能很好的配合,让各小组都能抢到展示的机会。所以老师必须把外向的同学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织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外向的同学带动内向的同学,从而得到更好的提升。作为老师更应该不断对同学进行指导,让他们在课堂中能够充分的展示自己,把自己亮丽的一面显示出来,只有展示才会有提升,因为这样你才会得到不断的完善。

  三、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要结合好。

  小组互助式教学,有助于同学间的互帮互助,那么作为班主任在排位时更应该注意,在同一个小组内,应该让数学、英语、物理等各科都有带头人,不能都偏某一学科,否则容易造成交流时无人交流,帮扶时没有优生可进行指导。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科成绩,把各小组的同学根据学科优势和劣势进行合理的微调,这样更便于帮扶与交流。

  我把我班学生分成5组,选拔出优秀组长。组长一般由品学兼优而且性格趋于外向,有一定的领导组织才能的学生担任。

  4、对组长及组员要经常培训,请任课教师做导师,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四、小组的文化建设

  (1)创建组名。由组长带领组员定小组名称、小组口号等,在制定时,应围绕学校的主流文化或者理念来引领学生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

  (2)制定组规。由正副组长,带领组员依据老师指导,制定详细的组规。从课堂的参与、学习状态、作业等都要根据班规制定本组的组规。

  (3)确定目标。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后,制定本组的个人学习目标和小组团队的整体学习目标、发展目标。尤其是在遵规守纪、行为习惯、预习效果、课堂展示、学业成绩等方面要达到什么目标,在班级的所有团队中要达到什么样水平,做到目标清晰,人人明确。

  五、小组全员培训

  1、组长培训。

  A、培训方式:班主任定期培训科任老师课前简短培训

  B、培训内容:课堂的流程、组织管理的方式方法、导学案的检查批改等

  2、小组成员培训。主要以培养合作意识为主,抓好学生五种习惯的养成。

  ①培养学生协作配合的习惯。引导学生树立团队意识、协作意识、责任意识,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完成任务。

  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减少依赖思想。

  ③培养学生主动表达的`习惯。鼓励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④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做到不插话,能够抓住别人发言的要点,大胆发表自己的评价意见。

  ⑤培养学生友善待人的习惯。引导小组成员加强沟通和协商,学会谦让,学会正确处理小组活动中的矛盾与纠纷。

  六、小组的评价

  1.评价的方式

  每周,大组长根据相关组长的情况记载,对组员进行口头评价。每月,班主任组织一次评价,包括组员自评、组内互评、任课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学生家长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2.评价结果的运用

  个人评价结果作为各级评选“文明之星”“纪律之星”“劳动之星”“学习之星”“预习之星”“展示之星”“质疑之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三好学生”等的主要依据。


  一、建设学习小组的意义

  学习中,学生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效率。有助于打造高效课堂,实现高效学习。小组学习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对形成自主参与、乐于探究和创新等意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组建原则

  1、“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之间的竞争。

  2、“指定组长,双向选择”原则在教师指定好各组的组长之后,让组长和组员之间进行双向选择,缩短学习小组内学生间的“磨合期”,便于小组管理,同时,融洽的情感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效能,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三、学习小组组建方法

  (1)学习小组人数根据本班人数和教室特征,学习小组每组十人。人少不利于很好地开展讨论和交流,不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而人多难保证有充足的时间人人参与,会使有些学生产生依赖心理,懒于思考,人多不利于交流和个人展示,影响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

  (2)学习小组附件

  A、创设组名: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特点,创设自己学习小组富有个性、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组名,使本学习小组相互鼓励、奋发向上、团结协作。如:飞天火箭、畅游太空、创新组等等。

  B、形成组训:学习小组成员通过讨论选择名言、警句或者格言,形成自己的组训,以便激发学习小组的进取心、凝聚力。

  C、制作组标:制作学习小组标志牌,放置本组桌面,时刻警醒、激励团队永远向前。

  D、确定目标:小组讨论制定本学习小组阶段目标和长期奋斗目标。在遵规守纪、行为习惯、预习效果、课堂展示、学业成绩等方面达到什么目标,在班级的所有团队中要达到什么样水平,要求目标清晰,人人明确。

  四、学习小组培训

  1.培养师生树立团队意识教师和学生首先要理解学习小组组建的意义,明确学习小组组建的方式,了解学习小组学习过程的操作,掌握学习小组评价的方法。只有清晰学习小组的作用,才能使学习小组发挥出无限的潜力,在学习和活动中,使“自主团队”的文化特质得以充分展现。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习惯新课程讲求个性发展,但并不意味着个别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讲求合作精神,要求全体成员共同参与探讨和交流,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精神至关重要,教师必须注意这一点,创设条件鼓励每一个学生发表自已的观点,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习惯学会倾听是新课程赋予学生学习习惯新的内涵。让学生学会倾听是培养一切良好习惯的基础,无论是好的学习习惯或是行为习惯,都源于最初的倾听。合作学习中除了要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外,还应具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只有学会尊重他人,重视采纳他人意见,才能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4.培养学生质疑对抗习惯善于肯定别人的优点,敢于提出质疑是良好的合作品质,这两方面都有利于学习小组成员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也有利于深入探究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5.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合作学习尽管是在人数不多的小范围内,但也必须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吵闹和争论,按照课堂规范的要求,遵守课堂秩序,使课堂讨论、展示、对抗质疑有序进行。

  五、学习小组管理

  1、对学习小组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不应该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不应该偏重于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不应该仅偏重于对学习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评价。

  2、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评价,特别是要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样就能公正、全面的评价,提高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六、学习小组评价

  主要是课堂教学评价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上在小组中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和仔细观察,对合作较好的小组,积极参与学习的成员都要及时评价、表扬和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对学习小组的评价,要关注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要关注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关注学生学习的探究过程,关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