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资料库 > 前沿资讯 > 最新资讯

【娱乐·综艺】《大先生》定档周二21:05北京卫视播出

更新时间:2023-01-29 22:07:53

全文PDF下载全文DOC下载

  《大先生》定档1月31日21:05北京卫视播出,大家可以全程实景领略科技奇观,近距离了解那些不为人知的真实故事。

  传百家之学,以文化为先;承古今良品,见精神之大,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联合出品的国内首档科学文化教育节目《大先生》将于周二 21:05 在北京卫视播出。节目每期倾情邀请不同学术领域内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德才兼备的专家院士,带领高校、中小学学生组成的 " 未来团 " 走进多个首都科研场景,在真实的科研环境中深入浅出,通过青年科技爱好者现场互动实践的对话模式,完成对专业知识的转化,展现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内涵。全景式领略科技奇观,开放式对话科技大家,沉浸式聆听独家故事,《大先生》带你近距离对话科研专家!

  全程外拍探访传奇故事,深入一线揭秘科技重器

  《大先生》突破以往科技节目传统的演讲或访谈模式,采用全程实景走访的新模式," 少年团 " 在 " 大先生 " 的带领下,一起走进中国科学院各大科研院所、大型科研装置、首都地标性科普基地等诸多科研相关场景,近距离接触国内高级科研装置,倾听耀眼光环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真实故事,在行进中感受高新科技的独特魅力。

  节目改变以往同类节目密集型输出 " 知识点 " 的传统制作方式,避免一个接一个的专业术语填补观众知识的深渊,而是通过设置悬念结构的科学谜题,以青少年科技爱好者的视角,用 " 探访 + 揭秘 " 的方式,带领观众层层深入,沉浸式探访神秘科技场景,近距离接触科学疑案,揭开一个又一个科学家背后荡气回肠的人生故事。

  魅力四射的 " 科技天团 " 首度集结,老中青三代以科技之名共情对话

  《大先生》每期节目嘉宾都涵盖对科研具有浓厚兴趣的老中青三代人:既有科学界有所成的 " 大先生 ",也有成为科研新兴力量的青年翘楚,同时还有由青少年科技爱好者组成的 " 未来团 "。

  每期邀请的 " 大先生 " 皆是来自中国科学界高精尖领域的科研学者,他们与该领域内的中青年科研团队一起,为青少年普及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分享了诸多科研成就背后的传奇故事。如:周忠和院士在两个多月野外考察没有进展,整个团队即将返回驻地时,决定再最后敲一块石头,结果恰恰是这多出来的一锤,发现了梦寐以求的原白鲟化石的故事。这些节目中鲜为人知的独家故事,也带来了比单纯传播科普知识更让人震撼的价值。

  而 " 未来团 " 的成员,不只有童言无忌的小朋友,更有懂科学、做科学的青年科研后备军。这些来自北京高校的在读研究生,一方面以自己的视角领略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一方面通过重走科学家科研之路的体验,与科学家形成共情式体验。

  每期节目的结尾," 未来团 " 在完成了当期相关领域的探索后,还将与当期 " 大先生 " 进行一场开放式的 " 围炉夜话 " 对谈。通过轻松诙谐、充满机锋的碰撞,让观众感受到科学家的人生智慧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亲历科研过程所带给青少年的启迪和思考。

  强故事输出体现传承精神 互动式感悟致敬科学前辈

  《大先生》每期节目虽然是以科学家为主线,但展示的并不只限于一个人的科研人生,而是以科学家为线索,展开一个领域内几代科学家奋斗传承的故事,完成对一个领域的了解,并向这一专业的所有科研工作者致敬。

  节目中,观众不但能够看到 " 大先生 " 和团队执着守望科学精神的心路历程,还能够通过他们分享的老一辈科学家的动人故事,感受到科学家们代代传承的求真探索的科学精神。如:在古生物一期拍摄中," 未来团 " 成员来到 CT 实验室完成扫描鸟类骨骼的任务,而过程中却意外了解到,在 CT 扫描技术出现之前,老一辈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 " 连续磨片法 " 手动打磨鱼头骨,每磨掉 0.05 毫米的鱼骨,就要拍照记录内部形态。3 公分的鱼头骨,张弥曼院士用一年多时间磨片记录了 540 多张照片,最终完成了重要研究。

  而这些故事的输出和感悟,都是在 " 未来团 " 与科学家们真实的互动和真实的体验中自然生发的,借 " 未来团 " 的真听真看真感受,体会科研工作者的伟大,领略科学家们 " 经师 " 与 " 人师 " 的风采,感受代代传承的治学精神与育人理念。

  周二 21:05 锁定北京卫视,让我们跟着 " 未来团 " 的脚步,触摸 " 大先生 " 们精彩绝伦的别样人生!